111 | 宜蘭縣 | 仲介 | 服務報酬爭議 | 消費者透過仲介業者購屋並完成買賣移轉登記後,主張仲介服務過程未盡心盡力且偏向賣方為由,拒付服務費,致生消費糾紛。 | 本案依消費者保護法第43條規定,函請仲介業者於15日內妥適處理,經宜蘭縣政府協商後,業者同意減收服務費,消費者與業者雙方簽訂和解協議書,消費者並於現場支付服務費。 |
111 | 宜蘭縣 | 仲介 | 隱瞞重要資訊 | 消費者透過仲介業者購買建築用地,主張業者保證土地建築無任何問題,嗣後申請建照及申辦指定建築線時,方知土地需經過國有地才臨接道路用地,消費者需另向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宜蘭辦事處申請通行,認其權益受損,致生消費糾紛。 | 本案依消費者保護法第43條規定,函請仲介業者於15日內妥適處理,經宜蘭縣政府協商後,業者同意支付價金予消費者作為向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宜蘭辦事處申請通行作業之補償,消費者與業者雙方簽訂協議書達成和解。 |
111 | 花蓮縣 | 仲介 | 房屋漏水問題 | 消費者透過仲介購屋,主張裝潢後發現壁癌,且連日大雨後屋內牆面滲漏水及地板下方積水,消費者認其權益受損,衍生消費糾紛。 | 經花蓮縣政府依消費申訴及調解程序辦理後,消費者、賣方及仲介三方達成協議,由賣方負擔室內二面牆之漏水修繕,消費者與仲介各負擔二分之一地板積水及清理費用。 |
111 | 花蓮縣 | 仲介 | 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 | 消費者透過仲介購買農地,嗣後發現購買之農地為特定農業區之農地,主張解除契約遭拒,致生消費糾紛。 | 經花蓮縣政府依消費申訴程序辦理後,買賣雙方達成協議,由消費者賠償價金予賣方後,合意解除農地買賣契約。 |
111 | 花蓮縣 | 仲介 | 隱瞞重要資訊 | 消費者透過仲介業者購買成屋,主張簽約過戶後,發現業者及賣方刻意隱匿未於不動產說明書告知屋內牆壁多處重大間隙裂痕之瑕疵,請求無條件解約遭拒,致生消費糾紛。 | 案經花蓮縣政府依消費申訴程序辦理,嗣經仲介、消費者與賣方協調後達成和解,消費者與賣方同意共同負擔牆壁修復費用。 |
111 | 花蓮縣 | 其他 | 其他 | 消費者透過仲介業者承租中古屋,租約到期時,房東要求賠償浴室鏡子、浴室置物櫃夾榫生鏽、電腦椅及未結算電費,除從押金扣除外,尚須賠償部分金額,消費者認其權益受損,遂生爭議。 | 經花蓮縣政府依消費申訴程序辦理後,消費者與房東已達成協議,消費者同意不取回押金,房東同意不需支付賠償金,雙方達成和解。 |
111 | 南投縣 | 建商 | 其他 | 消費者向建商購買預售屋,嗣後要求業者換約予第三人,業者以預售屋禁止轉讓法令即將通過為由,不同意換約,致生消費糾紛。 | 案經南投縣政府函請建設公司依消費者保護法第43條規定於15日內妥處,經開會協調後,業者同意依規定換約。 |
111 | 南投縣 | 建商 | 房屋漏水問題 | 消費者向建商購買預售屋,主張交屋後不到1年即發生漏水問題,影響居住品質,且業者未積極處理,致生糾紛。 | 案經函請建商依消費者保護法第43條規定於15日內妥處,業者接獲通知後,隨即派員查修滲漏水問題,已修繕完成並由消費者簽認,解決紛爭。 |
111 | 屏東縣 | 代銷 | 定金返還(含斡旋金轉成定金返還) | 消費者透過代銷公司購買2戶預售屋並支付定金,嗣後因經濟狀況無法簽訂買賣契約,請求返還定金未果,致生消費糾紛。 | 本案依消費者保護法第43條規定,函請代銷公司於15日內妥適處理,並經消保官召開調解會議,經業者與消費者協調後,雙方調解成立,由業者扣除2戶行政費用後,餘定金退還予消費者。 |
111 | 屏東縣 | 仲介 | 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 | 消費者透過仲介購買房屋,嗣後發現屋頂設有電信公司基地臺,請求解除買賣契約遭拒,致生消費糾紛。 | 本案依消費者保護法第43條規定,函請仲介公司於15日內妥適處理,並經消保官召開調解會議,調解不成立。嗣後,消費者向屏東縣不動產仲介公會申請調解,雙方經公會調解成立,由賣方減收價金及業者退還服務報酬費予消費者。 |